从阿尔泰山麓到塔克拉玛干沙漠,从农牧民家中到学校医院,十年间,电信普遍服务的春风吹拂天山南北,让科技惠民的种子在新疆大地生根发芽。中国移动新疆公司十年来深耕电信普遍服务,让信息科技跨越城乡数字鸿沟,在辽阔的新疆大地上筑起一条信息惠民之路。
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萨尔托海乡别斯铁热克村附近的夏牧场上,夕阳里炊烟升起,牧民木拉提·毕木拉点开手机,骆驼的实时位置一目了然。
养了80多头骆驼的木拉提·毕木拉介绍说,以前经常出现放养的骆驼走失的情况,而一头成年骆驼市场价约3万元,丢失一头就损失不小。为服务畜牧业,中国移动新疆公司在阿勒泰地区创新搭建了AI+智慧畜牧平台,利用北斗+基站定位技术,通过牲畜佩戴的智能项圈实现精准定位。每个重约300克的项圈不仅具备定位功能,还集成了体温监测、运动轨迹记录等功能。
“以前的话不好找,两天三天,有时候一个星期都找不到。”木拉提·毕木拉说,之前要经常骑着摩托车到处找骆驼。现在骆驼戴上了中国移动的智慧项圈,通过手机查看就知道骆驼在哪里,再也不用为找骆驼发愁了。
“他们骑摩托车去找,一天就花一两百块的油钱。”中国移动新疆公司青河县分公司网格长白玉强介绍,每个智慧项圈年费约为150元,牧民通常只需为领头的牲畜佩戴,节省的油费远超过这项投入。目前该平台已接入1.2万余头牛、2500多匹马和近800头骆驼,覆盖阿勒泰地区8个区县,有效解决了牧民找畜难的问题。
在富蕴县萨红段331国道旁边的山上,一座太阳能基站静静矗立。中国移动新疆公司阿勒泰地区分公司的相关人员介绍,这些偏远地区基站主要依靠太阳能和蓄电池供电,专为保障公路通讯和牧民转场需求而建。过去牧民转场时常处于失联状态,如今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主要转场路线,让古老的游牧传统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,大大提高了转场的安全性。
在祖国西极乌恰县斯木哈纳村,护边员玛纳斯·卡斯姆很喜欢现在的护边工作,“现在整个巡逻线路都有信号,工作沟通很方便。”
“网络好了还可以买东西,快递5到10天就能到村委会。”这位30岁的柯尔克孜族青年,除了护边的工作,还同时经营着民宿和餐馆,是村里的能人。“我办的99元套餐,有20G流量和300M宽带,既能满足工作需要,也能接待游客上网。”他介绍说,“现在游客可以通过美团、抖音下单,生意比以前方便多了。”
这个400多人的边境村庄,以老年人居多,但网络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模式。77岁的老护边员江巴依·阿拉普见证了通讯方式的变迁:以前骑马护边时没有信号,现在随时都能够联系家人朋友。
在“西部第一关”伊尔克什坦口岸,“80后”司机居马拜克·托合图荪和妻子经营着一家边境商店。“现在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了。”他除了开车,还帮助来往商旅办理号卡业务。边境贸易越来越红火,业务越来越多,日子也越过越好了。
美丽的克里雅河,从昆仑山蜿蜒向北,一头扎进塔克拉玛干沙漠,直至腹地,在最后的力竭之地孕育出一片小小的绿洲——达里雅布依。“达里雅布依”意为“大河沿岸”。2019年,达里雅布依乡的村民整体完成从旧址搬迁到新村,过上了通水通电通网络的新生活。
曾经是信息孤岛,如今有5G网络覆盖,这个沙漠新村焕发了新生。26岁的艾力法提·吐尔迪从事电商直播已有4年,通过抖音平台销售当地收购的特产肉苁蓉。“以前直播时网络很卡,现在5G信号,网络不卡了”。在沙漠里的直播现场,他正向网友展示“沙漠人参”肉苁蓉的生长环境。“因为我们能卖上好价格,收的价格也会相对来说更高一点。”返乡创业的艾力法提·吐尔迪12日对记者表示,“我的理解是,这个直播火了之后,你其实是能帮助到老百姓的,所以说,他们乐意跟我们合作。”
达里雅布依乡90%的农户从事肉苁蓉种植,除了传统的和田羊放牧,近年来还发展了旅游业。乡党委副书记焦思鹏表示,网络畅通后,农民可以把自己种的肉苁蓉推销出去,通过网络课程可以学习一些种植和养殖技术,宣传旅游的渠道多了,收入得到了提高。“老百姓也用这个电商,在网上买东西,基本上买的都是生活用品、衣服,还有一些锅碗瓢盆。”
有了网络工作也方便了。焦思鹏告诉记者,“我们这儿距离远嘛,有些会议我们直接就通过这个远程视频会议参加了。”
村民图荪古丽·艾合买提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,哥哥外出打工,嫂子还在放羊,自己开了家商店。现在游客多了,个人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。有了网络家庭娱乐也丰富了,她笑着说,IPTV开通后,她90多岁的妈妈除了听音乐,还迷上了电视剧,跟上“新潮流”了。
在和田地区的洛浦县高级技工学校,VR农牧虚拟实验室、党建VR教室、校园电视台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。学校项目办的阿尔祖古丽介绍,中国移动从2022年起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学校信息化建设,建成了智慧校园平台等设施,师生都能享受到智慧教学带来的便利。
宽敞明亮的现代化VR实验室里,畜牧兽医班的学生正戴着VR眼镜,用手柄进行虚拟实验操作。“与其我在班里跟他说肺下面是心脏等等,还不如直接让他们来进行一个解剖,这个来得太实在了。”农牧VR室负责人阿迪莱·阿布拉江11日对记者表示,“我们以前采用传统的教学,现在用智慧化教学之后,上课过程会更加生动,然后也能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兴趣。”
“科技赋能教育”的理念在这一刻变得真实可见。阿迪莱·阿布拉江介绍,畜牧兽医专业在当地就业率是比较高的。“我们在这么偏远的地方,也能享受到国家的各种在线资源。这对老师和学生帮助还是挺大的。”
“拍完片很快出结果,老百姓不用跑路了。”洛浦县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焦呈祯这样描述远程医疗带来的变化。
2020年至2023年,中国移动累计投入3852万元用于洛浦县医共体信息化建设,在该县建成覆盖9个乡镇卫生院、1个社区服务中心和247个村卫生室的远程诊疗网络,建成了远程心电、影像、会诊、检验四大诊断中心,同步落地医共体专线G救护车、智慧门诊、审方中心等系统,搭建医共体综管平台,并打通多系统数据壁垒,实现了医疗信息统一监管与共享。
洛浦县人民医院心电诊断中心主任热比耶姆·伊敏告诉记者,自从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成立以来已完成77万例远程心电图分析,其中发现了急性心肌梗塞292例,急性心肌缺血75例,恶性心律失常98例,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。
“远程诊疗这块的话主要解决一些慢性病用药的问题。药物剂量的调整,停药或者加一些药品。”焦呈祯介绍,截至2025年7月,医院远程影像累计诊断超84万例、远程心电超77万例、远程会诊超1.1万例,审方超过130万例。
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极大缓解了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匮乏,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,有效降低了群众看病就医成本,实现了患者在“家”门口享受二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。
十年来,中国移动新疆公司累计建成3.5万个5G基站,5G覆盖率超90%。针对电信普遍服务,公司投入近8亿元,建成4G/5G基站2809个(含864个边境基站),光缆8686.57公里,覆盖1846个行政村及4369公里边境线,实现全疆行政村光纤与4G网络全覆盖,5G网络加速向乡村延伸,打通乡村通信“最后一公里”,筑牢乡村振兴与边境信息化根基。
“积力之所举,则无不胜也;众智之所为,则无不成也。”十年耕耘,电信普遍服务在天山南北结出丰硕成果。从牧区到边境,从沙漠到乡村,信息网络如同一条条看不见的纽带,将新疆各地与全国紧密相连,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随着5G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持续深化,这条信息惠民路将继续为群众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。